搶未來十年1400億美元市場 UUPON:近75%民衆認同「少吃動物肉更健康」
Sweet小姐

赤龙武神
前乌克兰总司令谈 「大反攻」失败原因
UUPON:臺灣消費者印象中,最知名的 「MIT植物肉品牌」排行榜。 (圖/UUPON提供)
全球植物肉市場持續成長,各界看好未來十年植物肉商機不可小覷,尤其是臺灣,總吃素人口表現僅次於印度,與瑞士並列世界第二。點鑽整合行銷公司「UUPON會員平臺」與中央大學產學合作洞察臺灣植物替代肉市場,發現多數民衆對其具有高度正面消費態度,甚至有近75%消費者表示:少吃動物肉,有助身體健康。
數據指出,八成左右的民衆認爲植物替代肉有助於「環境永續」、「保護動物」,也有七成的民衆對植物替代肉的印象良好。但只有約四成民衆實際在零售通路、外食餐廳購買過植物替代肉產品。由此顯示,從正面觀念到實際行動仍須廠商協助消費者跨越使用之門檻。
投資銀行瑞銀(UBS)看好素食肉品市場蓬勃發展,預測植物肉銷售額將以每年28%的速度持續成長;巴克萊銀行(Barclays)更估計,至2029年,植物肉相關產品將從全球1兆4000億美元的肉品市場裡搶下10%的市佔率,市場產值高達1400億美元。
調查涵蓋國人對食品健康與環境態度,更針對國內外品牌、購買通路、外食餐廳等面項,進行消費者排名評比。多元內容揭示臺灣消費大衆對植物替代肉的整體消費意願與行爲,等同於拆解未來十年黃金市場,相關產業經營需知的必勝方程式。
長輩也愛玩!網友借Switch給阿嬤一週紀錄全是《西瓜遊戲》 一天最多玩破7小時
由植物性原料萃取的蛋白質,經加熱、塑型等加工,成爲具有動物肉質感、口感及味道的植物替代肉,不但受到素食人士的愛好;UUPON調查顯示,臺灣多數民衆也對這類新興飲食產品有高度認同。
其中,以冷凍食品型態包裝的素雞塊、素貢丸,最受民衆喜愛;像素肉乾類型的開袋即食零食,佔據第二;需加熱烹調的素漢堡排、素牛排等產品形式,則是名列第三。
BMW永续随行杯 正式发售
問到「消費者印象中,最知名的植物肉品牌」,觀察國內品牌排行榜,以7-11統一超商及全家便利商店在推出健康蔬食餐點後,在消費者心中搶下第一、二名寶座。看好植物肉市場的臺灣雞肉大廠大成集團,也因爲今年陸續上市新品,而奪下第三名。
情深入骨:隱婚總裁愛不起
至於國外植物肉品牌在臺灣消費者心中知名度排行榜,則是瑞典傢俱龍頭IKEA、獲得比爾蓋茲、李奧納多狄卡皮歐投資的美國製造商Beyond Meat以及聯合利華旗下的The Vegetarian Butcher分列第一至三名。由國外大廠、知名人士投入此市場,可預見未來成長潛力無窮。
彰银 周线写连三红
經統計結果發現,臺灣民衆因爲對「健康飲食生活」的高度理念,是「植物替代肉」消費市場的最大動力。數據顯示,高達90.19%民衆認同,「在購買食品時會考慮其對健康的影響」;87.3%的民衆會定期關注有關健康的資訊;75.32%民衆則表示,「只要對健康有益,產品價格較高仍可能購買」。這也可以說明,消費者購買植物替代肉最大的誘因在於「符合環境永續」、「希望減少吃肉」以及因爲嚐鮮心態而願意多付一點錢。
除此之外,近年臺灣社會公衆對於「環境友善態度」的文化共識,也可能影響消費者對於選購植物替代肉。有86.82%民衆支持,「我們必需改變飲食習慣纔有足夠資源養活地球上所有人」;81.96%民衆則是認同,「我會擔心自然資源即將不足以養活所有人的營養需求」。
不過,目前只有近四成的民衆有購買過植物替代肉,主要原因是因爲還不夠認識瞭解植物替代肉的加工過程及成分。這也是推動植物替代肉的製造、販售廠商需要關注的重點,以增加未來市場銷售量。
調查證實,多數臺灣民衆對植物替代肉產品抱持正面態度;進一步對比發現,男性較女性對植物肉產品的消費更積極。以在零售通路購買行爲來看,消費經驗最高的族羣,是非素食習慣的年輕男性族羣;有趣的是,若是換成在外食餐廳的購買行爲,年輕男性一樣是消費經驗最高的族羣,他們是最常在外食餐廳點購食用植物替代肉餐點的消費者。
整體而言,若以性別區分,男性較女性更願意食用植物肉,也更願意推薦他人食用相關產品;若以年齡區分,25~34歲的年輕族羣則是最願意花費更多成本選購植物肉的消費族羣。根據上述,更可以迴應近年全球食品消費市場的觀點:「植物替代肉的消費,已經不是限定於素食者的行爲,更是一股新興風潮與趨勢」。尤其是植物替代肉富含優質蛋白質,也具新鮮感,也容易獲得年輕有健康意識的消費者青睞食用。
UUPON與中央大學亞洲影響力衡量與管理研究院產學合作,所執行《植物替代肉消費行爲調查》針對臺灣北、中、南、東四個區域25歲以上的民衆,依照人口比例以階層抽樣的方式爲原則問卷發放,共蒐集948份有效樣本,在0.05顯著水準下,邊際誤差爲3.12%。
万里蟹尾声祭抽奖 渔民教挑选
UUPON攜手中央大學,將執行臺灣消費趨勢分析系列洞察報告,提供產業經營者對消費大衆的行銷策略依據,併爲臺灣整體經濟市場創造了高度價值的洞察指標。
商梯 小說
林书豪在LINE Q 募集豪记打气法影片